【与你分享一周一篇】第13期--- 后现代叙事治疗
发布人:校级管理5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8日 阅读次数:1894后现代叙事治疗
叙事治疗跟周星星的电影一样,是后现代的。后现代,就是在现代的后面。
现代是建房子,后现代就是拆房子。从原始到前现代到现代到后现代,再到啥也没有,拿佛家话来讲就是成,住,坏,空。对头,最后就是啥也没有。
但是你现在直接跟人说啥也没有会把小朋友吓坏的。所以还是先拆房子玩。
盖房子是结构,拆房子就是解构。来访者过去的心理现实是依据某个生命早期的核心观念建构的。如果这个观念是“我很糟糕,我不够好”,那么他的人生剧本的底色和基调是这个,他所取得的技能和资源就被打入冷宫,没出场机会。
所以叙事治疗就是要把这个心理结构松一松(扰动),然后让那个核心观念暴露出来,情绪释放出来,这样生命蓝图就可以重新展开了,作为成人(而不是无助的小孩和暴虐父母)的力量就可以显现了。
如果这么说还不明白,那就举个例子吧。
小学语文一道题目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正确答案应该是:"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
结果有一个孩子写:虽然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
还有更猛的孩子写:张海迪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再来个例子:
学生:老师,我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辅导老师:你自己觉得你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我不知道……
辅导老师:同学怎么称赞你?
学生:(笑)他们说我很认真。
辅导老师:怎么说?
学生:就是上次的义卖会啦……
辅导老师:你可不可以谈一下那一次的经验。
学生:上次校庆举办的义卖会,只要我在场,就会硬拉很多人来,我们班级的摊子面前可真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同学们都不知道我怎么把他们找来的。我有办法让她们掏出钱来,大家都说我们班的摊位没有我是不行的。
辅导老师:在这件事里,你觉得你有哪些天分?
学生:我……好像……有推销的天分。
辅导老师:过去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经验?说来听听……
学生:我在初三的时候……老师,我在想,我好像的确有推销的天分,我妈妈也这样说我。
学生:初一的时候,妈妈在摆地摊。有一次她生病,身体不舒服,我刚好考完试,她要我替她一下。那一天我卖得比妈妈还多。好多逛街的人原来只是看看,并不想买,我好像有办法让他们买......
学生:老师,大学的哪些系可以让我将来在这方面发展?
在上述对话中,学生的第一个“不知道”并不是真正的不知道,而是内在的经验没有被学生觉察到。当与推销的天分有关的事件叙述出来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叙说,会带出厚厚一叠有关的经验。麦克.怀特还形容这种策略为“打开行李箱”(unpack),即将行李箱里面多姿多彩的内容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