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就业指导>>阅读文章

【就业指导一周一篇】第112期---“大学之道”不应止于就业

发布人:校级管理3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3日    阅读次数:835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不充分,千万原因归于一点,就是人才的供需矛盾,这种矛盾既有“量”上的,即市场需求的人才数量小于待就业人数;也有“质”上的,即所谓的“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相关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人认为这种“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失业大军不断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就业形势的严峻让人们不得不反思,更有人认为不以学生在市场中顺利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是与社会脱节的教育,自然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不能不承认,自从大学教育在中国悄然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嬗变之后,“就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高等教育的一根“指挥棒”。在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高校办学的指向性明显了,与社会的联结紧密了,在促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让千千万万的人改变了自身命运,也为国家富强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

  大学教育成就一个人,但就业只是其中一部分。一旦大学被“就业”所绑架,就业率成为评判大学优劣的杠杆,就业与否成为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那就有些悲哀了。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就曾感慨:“今天的大学教育已经被绑上就业的战车,也迟早会有那一天:凡是与就业无关的教育,都进不了大学的课堂!”我们都希望这只是钱老的痛心疾首,那样的一天不会真的到来。

  如今被人津津乐道的西南联大,它的教育理念从未出现“适应社会”、“促进就业”等字眼。在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在社会各方面包括战争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的情况下,西南联大也没有专门设置太过具体的实用型专业,也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它提出的校训也是更强化人格精神的四个字:刚毅坚卓。然而就是这所学府,在艰难的环境中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在各个领域头角峥嵘、独领风骚。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大学》中的开篇语对于现代意义的“大学”来讲,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大学教育本质上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开明自己的德性,实现道德的完善,最终在行为上达到至善的境界。大学所始终追求的应该是人格与道德的完善,是刚毅坚卓的精神,是厚德载物的信念,是实事求是的理念,是允公允能的情怀……

  现实的情况是,大学“高职化”(高等职业人才培训机构)的趋向仍在继续,而社会对于大学的“转型”似乎也很是认可。这种情况尤其反映在高校专业设置上,一种表现是热门专业迅速上马,比如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等等。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新闻专业,每年数万名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与新闻媒体的供需矛盾暂且不说,有的高校则连能够教授传播学基础课程的老师都不具备就敢开课招生,实在令人咋舌。另一种表现则是一批被定义为“蓝海”的小专业迅速上马,以期补充市场需求的空缺。可这样的专业是否具备了本科专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理论,是否已具备足够分量的知识来给予四年大学时光以营养,这些均需审慎论证。前些年一些高校设置的本科家政学专业尚值得商榷,如今“国际管家”设本科专业的论调又喧嚣纸上,实在让人莫名。如果高校要一味如此,唯市场是从,今后足底按摩也应该设立本科专业了……

  就业是民生之本,不可谓不关键,但大学不是专门学技术的高职,更注重的应该是通才教育。一味要求高校追求就业率提升,到了影响高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评判标准的层次上,不仅不会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的人才,反而使得校园风气走向浮躁,师生越发急功近利。让就业扭曲了“大学之道”,实在是得不偿失。

 


上一篇      下一篇